
唉! 週五爬玉山計畫被這個馬莎颱風給破壞了,不過雨中爬山真的蠻痛苦的,想到上次在奇萊山雨中奮鬥的情形,如果再來一次,我真的寧願選枕頭山。
奇萊山? 沒錯! 就是那常常發生山難的那一"粒"。人有時就是這樣,一聽到有多危險,就是會想去試試,你說這人是不是很....
(寫到這裡,想起有次颱風快要來襲的上班日,和同事聊到我那個愛爬山的表弟準備要去爬南湖大山,馬上招來一堆辱罵聲......
"浪費國家資源"
"不想活了" %$.......)
回到主題… 那天從一大早出發,整天大雨都沒停過,大夥走到後來,覺得太危險了:
前面的路開始被大水沖地快不見,霧讓我們看不清楚彼此。
最後只好在退回山屋過夜,在回程時,發現原本只是小溪的河谷,全都變成滾滾的黃水。實在無法想像如果再繼續走下去的話,回來會不會遇到一大堆瀑布,根本過不去了嘛!
"黑色奇萊"真的是名不虛傳:
這裡的天色變化之快,一下子晴天,一下子就馬上暗了下來。即使平地氣溫三十多度,在山裡卻降到十度以下。
沿路的陡坡,讓我們的衣內全是汗水; 永遠不會間斷的大雨,讓什麼高科技的gore tex似乎也變得不再管用,整身通通溼透了; 加上狂風吹來,只要一停下來休息,就會冷得直打哆嗦。
難怪過去很多登山客因此失溫,而且地勢的關係,根本沒有地方可以搭營之下,不幸的山難就發生了。
前人也知道這些問題,陸續蓋了間幾山屋(如下圖的成功堡)。而歷來每次建的山屋一遇到颱風,就會變成這個樣子。
(成功堡,被颱風吹的沒有牆了)
後來,有個颱風把一位醫生困住了好幾天,在事後得救以後,捐了五百萬蓋了這樣一個山屋,我們才可以有這麼舒服的地方可以住。(可別以為裡面有冰箱什麼的,其實就是有堅固的屋子,裡面也是幾個隔板,廁所則是在外面挖條溝,自然野放!)
(山屋的由來)
最慘的是,連我的睡袋也溼了。本想說,這是很貴的真羽毛睡袋,鳥在下雨天都可以飛了,那我的睡袋就算溼了也一定還是有保暖功能吧?
於是我就把睡袋轉了一下,擠出半桶水出來後,就依我的”小鳥理論”鑽進去睡了…
嘿嘿,沒睡過在溼祙布裡的感覺吧? 我終於了解為何嬰兒亂小便以後為什麼要哭了啦!
當時真希望白天快點來,讓我下山… 也開始佩服那個常常躲在山裡面的十大槍擊要犯張錫銘,怎麼可以在山裡面活那麼久?
或許,你會問,為什麼要這樣虐待自己呢?
因為,台灣的山太 。 漂 。 亮 。 了!!
(向陽山)
(最上圖為沿途的高山杜鵑,只有在這裡的山區可以見到)